
一、孩子频繁吃手会有什么危害?
1.导致牙齿畸形
牙弓在长期力的改变下变窄、变形,导致牙齿咬合不正、歪斜,就是俗称的“地包天”、“龅牙”,严重影响孩子的颜值。
2.导致手指畸形
频繁吃手,会对宝宝手指精细动作的发育造成影响,严重的,甚至出现变形、手指肌肉发育不良、手指脱皮、裂口、发红、感染化脓等症状。
3.外部消极评价引起心理受挫
孩子吃手,大多是一种自我安慰和愉悦的习惯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
因为吃手遭到了嘲笑和否定,不管亲戚朋友是否只是开玩笑,都要认真重视,积极和孩子沟通。
二、孩子为什么会吃手?
1.处于口腔敏感期,用嘴巴开始探索除了手、脚等身体以外的世界,处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不仅会吃手,还可能会把任何东西都放进嘴巴,用嘴认识这个事物。
2.出牙引起的烦躁,到了7、8个月,为了缓解出牙带来的疼痛和不适,孩子也会频繁吃手。
3.寻求安抚,逐渐长大的孩子,还会通过吃手缓解烦躁不安的情绪,获得镇静作用
4.心理焦虑、缺乏安全感,曾经有个新闻,男孩6岁了还在吃手,妈妈带去医院检查,医生诊断,是因为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,缺乏安全感。
三、怎样改掉吃手的习惯?
1.引入它物代替
如果孩子是把吃手作为缓解焦虑,安抚的手段,就可以引入其他的安抚物,比如安全的毛绒玩具,逐渐取代孩子睡前吃手的习惯。拉着孩子的小手,给孩子讲故事,用陪伴滋养孩子的心灵。父母的陪伴,才是摆脱孩子睡前焦虑的最好良药。
2.转移注意力
有时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,看着看着就会把手伸进嘴巴含着。我就会递杯水给他,等他喝完,顺势握着他的手,陪他一起看,他就不会再把手放进嘴里。
有时带孩子去公园玩,我也会准备一个玩具,让他拿在手里,这样他就腾不出可以吃的手了。
不刻意提醒孩子“别吃手”,用行动去减少孩子吃手的行为。
让孩子悄悄地跟吃手说再见。
3、 认真和孩子沟通吃手这件事
当孩子受到外部的消极评价时,父母直接和孩子聊吃手这件事,和孩子共同面对、一起解决。
直接告诉孩子:“可能吃手只是习惯,但吃手真的很不卫生。”
“你看,你手指的皮都被咬破了,这不仅疼,而且影响美观。”
给孩子一些实用的操作性建议:“紧张吃手可能有点不雅。不如下次你感到紧张的时候,试试用这两只手指转圈圈(或者摸摸耳朵,用手搓搓大腿外侧,或者拿起笔在纸上画画),也许你也能想到更好的办法。”